是中西结合还是衷中参西
几十年来,一直提中西结合,未来的医学也必定是中西结合,但问题是如何结合。
医院,用百分之九十五的西医加上百分之五的中医,便是中西结合;
有些医生,用西医仪器诊断,然后开中药,便是中西结合;
有些中药用西医的理念提取所谓的有效成分,便是中西结合;
医院校的教育,课程有中有西,便是中西结合;
方式多种。
不可否认,结合的方式有很多,但目前中西结合的结果是西医占的比例偏大,甚至是一家独大。
中西结合的方向没有错,但有结合之初心、过程和效果的问题。
与中西结合相比,我比较认同“衷中参西”的说法:以中医为主导,参考西医,实现中西沟通,其创始人是张锡纯。用他的话来说,“衷中参西”就是:
衷中者,根本也,不背叛祖宗,同道无异议,是立业之基;
参西者,辅助也,借鉴有益的,师门无厚非,为发展之翼。
后人又称其为中西医汇通学派。
张锡纯——一位捍卫与发扬中医学的杰出人物,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
年,张锡纯出生。
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中医,他学习中医算是家传,不过父辈和祖辈都希望他走考功名之路。
小时候,父亲给他上贴诗课,并要求他以天宝宫人命题作诗,张锡纯诗课中有“月送满宫愁”之句。结果父亲大加奖异,说“孺子异日当以诗显名”。
不过,张锡纯扬名后世的并非诗文,而是中医。
关于学中医,张锡纯认为:“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
这是典型的读书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年,十五岁,承家学,开始学习中医典籍。
年,十九岁,开始为人诊病。
年,二十二岁,乡试落第,私塾教师并潜心医学。
年,二十三岁,与王寿芝结婚。
当时读书人结婚都喜欢吟诗作对,接新娘的时候,张锡纯当场作诗一首:“武陵小隐近仙家,洞外烟霞洞里花。幸遇知音做伴侣,同修慧业驻年华。”
王寿芝也和诗一首:“阿侬从不羡仙家,雅士喜成并蒂花。茅舍竹篱甘淡泊,此心久已洗繁华。”
有佳人如此,可谓人生一乐。
年,26岁,张锡纯治愈了连当时的名医高鲁轩、毛仙阁都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
但在年前,张锡纯仍以教书为主要职业,因为他是盐山县唯一能教几何的数学老师。
年秋天,盐山一带霍乱流行。刘仁村一妇女,年近四旬,染病暴脱,已殓服在身。四十三岁的张锡纯得知后,找到病人家属说:“一息尚存,当可挽回。”随后为病人疏方,用大剂山萸肉、*参、山药治愈,病人家属感激涕零。
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锡纯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
年,他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术开始扬名国内。
年,曾应德州驻*统领之邀,担任*医,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
年,*河泛滥,有一灾区孤儿流落至大名,病饿垂危,张锡纯携至寓所救活。因不知其乡贯里居,即收为义子,取名张俊升,成人后为其成家立业。张锡纯在逝世前查清其为河南滑县卢姓,遂改名卢俊升,一时传为义举。
年,奉天成立医院——医院,张锡纯为院长。“立达”之意取自《论语》书中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年,张锡纯与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被称为国内“四大名医”。
张锡纯又和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海内“名医三张”。
至最后5年中,张锡纯的学术和事业达到高峰。他先是印行《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应诊同时传播学术。次年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再版,前后共印刷5次。
年出版该书第六期,印刷2次。
年,张锡纯创办四年制函授学院,订讲义,兼教学。由于张锡纯医术高明和地位特殊,他又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
年秋天逝世,享年74岁。
次孙铭勋承祖业,行医于原籍。年,将《医学衷中参西录》版权及遗稿献给国家,实现了张锡纯的宏愿。
年,石家庄组织中医运用张锡纯重用石膏的经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获得良好的效果,卫生部门曾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
至年,河北省4次整理印行《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总发行量近50万套,这是近代任何一家之言的医著所不及。
张锡纯成名较晚,而桃李半天下,弟子多为一方名医。
张锡纯用药之专,用量之重,为常人所不及。特别是他反复尝试总结出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赭石通肠结,三七消疮肿,水蛭散症瘕,硫*治虚寒下利,蜈蚣、蝎子定风消*等经验。他对生石膏、山萸肉、生山药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
无论是年前还是今天,无论是中医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阅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均能得到莫大的启发,甚至有些人通过阅读此书从而走上了医学巅峰之路。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是张锡纯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
假如您能用心阅读此书,再思考今天倡导的“中西结合”,你会认可“衷中参西”的说法吗?
坚持是一种信仰,
专注是一种态度。
谢谢大家的点赞,
分享与转发!
随喜。
周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