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重视残疾人健康,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为提高全
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
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发生
从年起
每年8月25日
设立为“全国残疾预防日”
年8月25日
是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
今年的主题是
“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
今天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一是遗传和发育因素:比如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等;二是环境和行为因素:如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三是伤害与疾病因素,所产生的残疾也叫做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可以导致残疾,如交通事故、工伤、辐射和其他伤害。
残疾预防核心内容有哪些呢?
一、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1.有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
2.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3.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4.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
5.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6.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
7.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
8.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