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
TUhjnbcbe - 2024/2/4 18:23:00
                            

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在年2月21日通过,并于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于年12月1日起施行。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是强制管理的烈性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乙类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情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淋病、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甲型h1n1流感以及年开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肺炎。乙类传染病是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网络直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丙类传染病是监测管理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在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以及年流行的新型冠状病*肺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

什么是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一词是20世纪后半期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通常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年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为什么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之中,这是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提升生态安全重要性认识,破解生态安全威胁,意义重大。生态安全与*治安全、*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都是事关大局、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领域。生态安全是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同时又受到其他安全的影响和制约。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它的生态就是安全的;反之,“覆巢无完卵”,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生态不再安全,必然影响社会稳定,危及国家安全。

《环境保护法》小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年1月1日起施行。适用范围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应防治的污染和其他公害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通过规定排污标准,建立环境监测、防污设施建设三同时,交纳超标准排污费等制度,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来源:永年区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