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能不能恢复治疗不及时 [复制链接]

1#

中耳炎种类繁多,根据中华医学会版指南,中耳炎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及特殊类型中耳炎等四大类,因此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对听力影响也存在区别,因此我们分别加以叙述:

①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是鼓膜完整(负压期鼓膜内陷,积液较多时鼓膜膨隆,同时鼓膜可呈淡*色,偶尔可见气液平面及鼓室内气泡),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中耳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的鼓室内负压,此病常见于儿童,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在儿童比较平直,容易逆行感染,同时儿童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通气及中耳引流。

长期中耳积液,早期可以导致传导性耳聋,但随着病情发展,也可以发展为神经性耳聋,持续负压会导致鼓膜内陷形成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以及中耳胆脂瘤。

具体治疗来说:早期可以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包括鼻喷糖皮质激素及口服黏液促排剂,成人可以门诊行鼓膜穿刺及咽鼓管冲洗,推荐使用波氏球或自动咽鼓管吹张器吹张,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儿童伴有腺样体肥大则建议切除腺样体和鼓膜切开置管,成人则建议纤维鼻咽镜及鼻咽部MRI检查排除鼻咽部占位,同时行鼓膜切开置管。

②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区分时间点为6周。

A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原因是致病菌经过咽鼓管、中耳炎乳突骨性缝隙、血源性、外伤感染的鼓膜进入中耳,或者由分泌性中耳炎转化来。临床上表现为耳痛、耳部闷胀感、听力下降及发热等全身症状,鼓膜充血、隆起或者波动性穿孔溢脓。治疗上可以口服如头孢类抗生素,同时耳朵局部点药,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及激素类滴耳液,必要时可以加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及口服黏液促排剂促进恢复,经过治疗后,如果鼓膜穿孔恢复,鼓室内分泌物都排出后,急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能恢复。如果治疗不彻底,迁延不愈,可能会发展成慢性中耳炎,或者隐匿性中耳炎。

B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可能会演变成慢性中耳炎,一般的慢性中耳炎表现为迁延性耳流脓,中耳乳突肉芽形成,骨侵蚀,部分伴有病灶内上皮组织增生合并形成中耳胆脂瘤,早期表现为传导性耳聋,时间推移,听力持续下降可发展成混合性耳聋及神经性耳聋,临床中也偶尔会见到鼓膜自行愈合的病例,但由于持续流脓造成的乳突鼓室引流不通畅,大部分病人是无法做到自愈的,急性期可以控制炎症感染情况,同时帮助咽鼓管进一步恢复,随后可以根据病变范围累及情况选择耳内镜微创手术或者耳后入路乳突根治术。在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从手术中获益,以获得良好的听力。对于经过治疗不能完全恢复的听力,可以采取佩戴原声达助听器来帮助孩子提高听力,方便孩子与他人正常的交流,让他们的世界不再一直孤独安静,从而感受这个喧闹但又美好的世界。

③中耳胆脂瘤:指南分类将此类特指后天性胆脂瘤,不包括先天性胆脂瘤,事实上临床工作中先天性胆脂瘤并不罕见,两种类型胆脂瘤发生机制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继发性胆脂瘤表现为鳞状上皮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耳长期间断性流脓,脓液有异味,听力下降,疾病进展后可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破坏内耳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破坏颅脑造成脑膜炎脑脓肿等等,所以一旦发生中耳胆脂瘤,建议尽早尽快手术治疗,对早期中耳胆脂瘤,可以在耳内镜下微创解决,甚至很多病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听小骨,治疗后听力基本可以恢复正常;而疾病拖得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手术范围也较大,听力基础差,恢复也就不进入人意。

其他特殊类型中耳炎比如:结核性中耳炎、AIDS中耳炎、梅*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坏死性中耳炎、放射性中耳炎、气压性中耳炎,以及并未列在特殊类型中耳炎,但临床上也会经常遇到的自身免疫性中耳炎,都需要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本篇不做赘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