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096390.html夏季来临,随着气温升高,各类病菌繁殖速度加快,虽然夏季并不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但仍然存在许多疾病威胁着幼儿的健康,最常见的有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结膜炎以及胃肠道疾病等疾病。接下来让我们对以上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让幼儿开心健康地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吧!
01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A16型和肠病*71型多见。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
主要症状
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潜伏期约2~7天。
多数患儿起病突然,发热、恶心、头痛,以手足、口腔、臀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幼儿发病的初期症状是发热,体温38~39℃,热程为2~7天不等,同时伴有流涕、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口腔疱疹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及咽、舌和牙龈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可引起患儿口腔和咽喉疼痛,影响幼儿的食欲,较小的幼儿表现为哭闹、拒食、流口水。手和脚上的疱疹多出现在手掌、脚掌和手指、脚趾间的皮肤上,有时肘部、整个下肢甚至到臀部周围都可出现。
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疱。这些水疱疹的形态比水痘疱疹小,尤其肠病*71型的疹子更小,需仔细观察才会注意到;水疱的壁很薄,大多不痒,也不会结痂。
部分病例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防护措施
预防该病应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15个字,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当发现幼儿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当幼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02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故春末至秋初是发病季节。10岁以下儿童易感。
主要症状
1、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2.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病变(尤其是脑干)、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3.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患者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防护措施
1、预防关键是灭蚊防蚊、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2、如遇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失去就治良机。
03
急性结膜炎
由细菌或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好发于春夏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主要症状
结膜炎的传染性极强,只要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或门把手、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
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是由病*感染所导致的结膜炎,症状更明显,表现为结膜大出血、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还会侵犯角膜而发生眼痛,视力稍有模糊,病情恢复较慢。
防护措施
1、勤洗手,不共用毛巾,不用手、衣袖和不干净的手帕拭眼。
2、在流行期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
04
感染性腹泻
由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
主要症状
腹泻时排出粪便的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同时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可以因大量丢失水、电解质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防护措施
1、不要吃生、冷和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2、腹泻时要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饮食清淡易消化,腹泻好转后饮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规律供给。
夏季疾病的防控要点
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幼儿多参加体育锻炼;
4、当幼儿感冒、发烧时免疫力低易感染,要保证幼儿休息,及时治疗,不要掉以轻心。
5、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