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专题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秋冬季是肠道、呼吸道等传染病高发季节。9月开学后,各种病*、细菌簇拥而至,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新冠肺炎、手足口病、乙脑、食物中*、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防控措施,幼儿园在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精准防控的同时,我们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家园共防,为孩子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新型冠状病*肺炎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防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保护身体健康,对全体师生及幼儿家长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预防措施:
1.无论是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还是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
2.从事食品加工工作人员应注意场所通风消*、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班。
3.家长老师应科学佩戴口罩。提倡随身携带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半密闭的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1米),建议佩戴口罩。
4.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
5.减少聚餐和聚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
6.做好居家清洁消*。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后规范使用。
7.做好幼儿手卫生。教育幼儿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在入园后、进食前、便前便后、从户外进入室内、玩耍前后、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打喷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脏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七部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8.为幼儿提供均衡膳食。依据幼儿生长发育特点,每日提供充足的新鲜果蔬和奶制品,适量的肉、禽、蛋、鱼类等动物性食物,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幼儿园严格进货渠道,严把食品质量关,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9.加强幼儿体格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10.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家长老师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11.幼儿园按照防控指南做好重点场所预防性消*工作。
12.针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应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13.托幼机构可在教职员工本人或幼儿家长自愿条件下,组织教职员工、幼儿接种流感疫苗,加强呼吸道常见病预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71型和柯萨奇病*A16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患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会发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也可出现死亡。
预防措施:
1.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还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定期清洗消*。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如发热、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医院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常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每年的7-9月是我省乙脑主要的流行季节,随着9月份大中专院校开学,将会有来自非疫区的新入校学生,发生乙脑的风险将会增加。
预防措施:
1.乙脑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的主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活疫苗两种,均可用于8月龄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2.家居环境中可以使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驱蚊、灭蚊。
3.注意家庭和畜(禽)舍卫生,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及时清理花盆的托盘积水。
4.外出活动时避开蚊虫喜好的阴暗隐蔽环境,穿上浅色的宽松衣裤,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5.一旦出现乙脑疑似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食物中*
食物中*是指食用了被有*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其潜伏期短,突然发病,且发病多与某种食物有明确联系。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同时应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2.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腐烂变质的原料。食品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制度,注意个人卫生,保证食品安全。
3.在外就餐时,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和野果;尽量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不吃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使用,需彻底加热。
4.进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症状者,应医院就诊。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样大便。菌痢全年都有发生,秋季多见。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学校、托幼机构和工地等集体用餐场所,容易引起流行疫情。
预防措施:
1.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是防止“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食物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手卫生,生熟要分开,不喝生水、不食用腐烂不洁食物。
2.注意环境卫生,餐具及时洗净,定期消*。保持厨房干净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防止苍蝇、蟑螂和其他动物污染食品。
3.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END
长岭幼儿园成立于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园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是一所“高标准、高配置、高品质”的陕西省示范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