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s: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区别是什么,哪个更安全?有人说,进口疫苗的免疫效果好,真的是这样吗?专家:在有的父母眼里,进口疫苗比较安全。但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安全。甚至有数据显示,某种进口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率高于国产疫苗,但这也不能说明该进口疫苗的安全性就低于国产疫苗,因为不良反应报告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孩子父母花了钱接种了进口疫苗,期望值比较高,一旦孩子有些不舒服,就倾向于向接种医生报告不良反应,造成进口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率高于免费的国产疫苗。就疫苗的功效来看,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进口疫苗的效果整体上优于国产疫苗。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国产疫苗生产企业,借助后发优势,制造出更高质量的国产疫苗,而进疫苗工艺成熟,反而很难有动力去改进。比如我国从年起执行的新版药典中,对疫苗里某些杂质成分的含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进口疫苗无法达到我国药典标准而退出了中国市场,国产疫苗却能达到药典要求,填补了进口疫苗留下的市场空白。Parents: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可以混打吗?专家:同种疫苗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所谓“混打”,指先后接种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如果两个厂家采用相同工艺生产某种疫苗,其质量标准相同,则认为这两种疫苗没有本质区别,可以混打。如果不同厂家采用不同工艺生产某种疫苗,其质量标准会略有区别,其最终目标是让人体产生对相同疾病的免疫力,因此,其有效成分不会有太大差异。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混打是可以接受的,但可能影响效果,不会影响安全性。这就好比食用油有压榨工艺和浸出工艺的区别,其质量标准会略有差异,但作为食用油的效用并无本质区别。Parents:联合疫苗和单支疫苗,哪个更安全?专家:目前,儿童接种的疫苗种类繁多,而且许多疫苗要接种多次,这种情况催生了联合疫苗。比如五联疫苗,可以替代三种传统疫苗,使预防这些疾病的接种次数从12次减少到4次。使用联合疫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很多家长一直觉得担心,孩子1次接种那么多疫苗,是否受得了?其实,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人体接受预防接种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接种联合疫苗或是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并不会增加安全风险,反而有利于及时接种和避免漏种。联合疫苗是疫苗发展的趋势,国外已经有六联疫苗,国产疫苗目前最多做到四联,我国之后还会大力发展联合疫苗。Parents:有人认为,过敏体质的宝宝,打完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和不打疫苗得疾病的几率差不多,打与不打,哪个更安全?专家:生病的宝宝甚至比健康的宝宝更需要疫苗保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预防接种不应该有太多的禁忌证,常规预防接种的益处,大多高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过敏体质”是一个常见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在医学上并不严谨,过敏一般都有特定的过敏原,对某种或某几种物质过敏,就被冠以“过敏体质”的帽子,很不科学。从过敏的原理来看,要先接触过某种物质,之后才有可能引起过敏。对于吃母乳或奶粉的宝宝来说,他们日常接触到疫苗成分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太可能在没有接种过该疫苗前就对其过敏。关于“过敏体质”宝宝的接种原则是:如果没有接种默认对该疫苗不过敏;如果接种疫苗后发生了过敏,只要不是危及生命(比如休克和喉头水肿的情况),可以继续接种。Parents:疫苗有不同的菌株,比如有减活疫苗、灭活疫苗等,不同种类有何区别,哪种更安全?专家:从疫苗的制备工艺来看,含有活微生物的疫苗叫减活疫苗,不含有活微生物经常被称为灭活疫苗,但在我看来,更为严谨的名称应该称为非活疫苗。减活疫苗只需要较少疫苗成分和辅助成分,就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非活疫苗模拟感染的效果不如减活疫苗,其疫苗成分和辅助成分多于减活疫苗。而疫苗成分和辅助成分,是引起常见疫苗不良反应(发热、局部反应、过敏)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减活疫苗安全性优于非活疫苗。当然,减活疫苗毕竟含有活的细菌或病*,有些人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类似自然感染的临床表现,这也是一种疫苗不良反应。目前,只有3种疫苗同时存在减活和非活的区别——脊灰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其他疫苗均只有减活疫苗或只有非活疫苗。乙脑减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灭活疫苗;甲肝减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与灭活疫苗相当;只有脊灰疫苗有点例外。与脊灰灭活疫苗相比,脊灰减活疫苗口服没有痛苦,不会有局部反应,发热的情况也很罕见,还免费接种。但是,脊灰减活疫苗有1/25万的风险会导致儿童终身肢体残疾。所以,最终选择脊灰减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取决于孩子监护人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在发热问题上,疫苗经常背黑锅,很可能宝宝去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受凉导致的发热,也会被怪在疫苗头上。”Parents:宝宝注射疫苗后有哪些常见不良反应,父母应该怎么护理?专家:宝宝接种疫苗后常见的健康问题是局部反应(红肿,硬结)和发热。局部反应只发生在接种部位,与接种疫苗的因果关系很明显,是比较明确的疫苗不良反应,发热则不然。甲流疫苗上市前的研究发现:接种甲流疫苗组的发热率是16%,接种安慰剂组的发热率是11%,即甲流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只有1/3(5%/16%)是甲流疫苗所致。这个研究提示我们:在发热问题上,疫苗经常背黑锅。不管是局部反应还是发热,一般来说都不必着急处置,建议先观察3天,如果没有更严重的情况出现,就继续观察。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通常情况下无需药物或其他措施帮忙。
来源微头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