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军医小茵丨今日处暑 [复制链接]

1#

年8月23日

我们迎来“处暑”节气

暑气渐消,秋高气爽

正是战士们体能训练的好时候

但此时也是小动物们

活跃的时期

各种动物咬伤可千万不能忽视

军医小茵为战友们准备了相关知识

战友们,快拿小本子记下来!

在日常生活中或野外驻训时,很多战友都有过被蚊虫叮咬、猫犬类动物咬伤的经历,轻则皮肤黏膜受损、皮肤不适,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安全。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辨明情况,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

一、虫类叮咬

1.蚊子

症状:蚊子叮咬后分泌的唾液会使我们的皮肤出现红丘疹或红斑,即“红包”,并且伴有瘙痒,且在搔抓后红肿更明显。

应对措施:避免搔抓,瘙痒严重者可在伤口处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若有多处叮咬,严重瘙痒者,可口服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等抗过敏口服药。若局部肿胀明显,可外用激素类药物减轻过敏反应。

同时,在一些疾病流行地区,蚊子可传播如疟疾、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传染性疾病,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疾病流行地区被蚊虫叮咬后更要注意此类疾病的潜在感染。

2.蜂类

症状:一般被蜜蜂蛰伤只会导致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但是战友们一定要警惕黄蜂,被黄蜂蜇伤后,轻者引起轻微过敏、局部红肿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对全身各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

应对措施:立即检查蛰伤部位,不要遗漏,并用针尖或镊子将蜂针取出,切忌挤压伤口。如果被蜜蜂蛰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或小苏打水涂敷蛰伤局部;而黄蜂毒液呈弱碱性,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伤口肿胀时可以冷敷。建议立即送医,防止过敏休克等危险后果。

3.蜈蚣

症状:被蜈蚣咬伤,伤口表面有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表现为剧烈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抽搐、昏迷等情况。

应对措施:被蜈蚣咬伤后需用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反复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中的酸性物质;对伤口周围进行冰敷可有效缓解疼痛肿胀,同时应立即送医治疗。

4.隐翅虫

症状:被隐翅虫咬伤,皮损部位疼痛灼热伴轻度瘙痒,皮损外形多为点状、线条状、棱形、片状水肿性红斑、部分表皮破溃伴炎性渗出物。

应对措施:若发现隐翅虫附于身体表面,可用嘴吹落或用纸片拨落,切不可用手拍打或挤压,以免虫体毒液流出致局部皮炎;如果已经出现隐翅虫皮炎,隐翅虫的毒液呈强酸性,接触虫体部位应尽早用碱性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反复冲洗以中和毒素,同时立即送医。

二、蛇类咬伤

1.被无毒蛇咬伤

症状:咬伤部位可见两排细锯齿状浅小牙痕,会有少许疼痛和出血,数分钟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但也可能出现轻度头晕、恶心、乏力、全身过敏等症状[4]。

2.毒蛇咬伤

症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局部会留下两颗较大毒牙咬痕。不同类型的毒蛇所对应的表现是不同的,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停止和心跳骤停;各部位出血,甚至急性肾衰竭、休克;局部剧痛、患肢肿胀、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3.处理方法

(1)立即远离被蛇咬伤的地方;如若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应及时将受伤者移送到岸边或船上,以免发生溺水。

(2)尽量记住蛇头、蛇体、斑纹和颜色等特征,有条件者拍摄留存致伤蛇的照片。切忌企图捕捉或追打蛇,导致二次咬伤。

(3)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减少伤肢活动;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

(4)绑扎伤肢。用宽布条或绷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一端5-10厘米处扎紧,如手指咬伤,扎在指根;如手掌或手臂咬伤,扎在手腕上或肘上;如小腿咬伤,扎在膝关节上方,动作越快越好,可延迟蛇毒扩散。避免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导致肢体因缺血而坏死。

(5)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或周围清洁水源冲洗伤口,同时尽快送医进行抗蛇毒血清注射等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三、猫犬咬伤

1.症状:在野外被野狗、狐狸、狼、浣熊、蝙蝠、臭鼬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哺乳类野生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破损粘膜后,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导致被咬者感染狂犬病。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2.处理方法:

(1)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至少15分钟。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2)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碘伏(0.%~0.05%)、苯扎氯铵(0.%~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3)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的伤口,需要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首次注射疫苗最佳时间是被咬伤的48小时内,越早越好。对于咬伤累及深部肌肉、组织、血管、肌腱、关节等组织及颜面部较深的伤口,除了彻底清创、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尚需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让我们做好防护、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尹文,黄杨.急诊与战伤医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卫健委《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年版)》

[3]付书柏,金玉奇,胡建方.部队野外驻训隐翅虫皮炎防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11(02):-.

[4]袁超超,杨茹,王传林,吕新军,康新.常见动物致伤伤口特点及急救处理[C].年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论文汇编.:-.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军医小茵工作室

指导老师

空军医院急诊科樊菲菲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沈燕讲师

策划:毛元浩杨腾彧张城恺

文字:李一琛齐恺郁李新

漫画:马耀张永顺杨茂森

解放军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